入京

· 鄭潛
灑天馬乳秋先到,卓地鸞旂駕欲回。 漫擬頌詩隨警蹕,愧無才力佐霜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灑天馬乳:形容秋天的露水像馬奶一樣灑落。
  • 卓地鸞旂:卓地,高高飄揚;鸞旂,古代的一種旗幟,上面畫有鸞鳥。
  • 駕欲回:指車駕將要返回。
  • 警蹕:古代帝王出行時,爲了安全,左右侍衛爲警,清除道路爲蹕。
  • 霜臺:指御史臺,因其職司彈劾,爲風霜之任,故稱。

翻譯

秋天的露水像馬奶一樣灑落,預示着季節的更替,高高的鸞鳥旗幟在風中飄揚,彷彿車駕即將返回。我雖想隨着帝王的警衛和清道隊伍吟詠詩篇,卻深感自己的才華不足以輔佐那掌管風霜之任的御史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季節變化的敏感和對自身才華的自謙。詩中「灑天馬乳」形象地描繪了秋露的細膩與豐盈,而「卓地鸞旂」則展現了旗幟在風中的威嚴與動感。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參與國家大事的渴望與對自身能力的不足之感,體現了詩人的謙遜與自省。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