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九曲棹歌

· 鄭潛
四曲橫山接鄭墩,平川曠野見前村。 漁歌晚渡黃龍圳,樵唱時聞大有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棹歌:船伕划船時唱的歌。
  • 樵唱:樵夫砍柴時唱的歌。
  • :(zhèn) 小河溝。
  • 大有源:地名,可能指一個水源豐富的地方。

翻譯

四曲的橫山連接着鄭墩,平坦的田野上可以看到前方的村莊。漁夫在傍晚划船時唱着歌,經過黃龍的小河溝;樵夫砍柴時,不時可以聽到他們從大有源傳來的歌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的田園風光。通過「四曲橫山」、「平川曠野」等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鄉村的寧靜與遼闊。詩中「漁歌晚渡黃龍圳,樵唱時聞大有源」巧妙地融入了漁夫和樵夫的生活場景,通過歌聲傳達出鄉村生活的和諧與寧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