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鄂國武穆王廟宮一首
嶕城託湖澳,丹宇綴山陽。
戾止巳切愴,停挹忽沾裳。
百六遘傾朝,四七擁惟良。
武烈誠希代,國士展無雙。
師尹蕩友紀,榮夷糾皇綱。
遂使汗馬雄,反蹈屬鏤殃。
紫垣蔽滔詭,熛闕恣遊荒。
妖湎駑穢甘,介狄黭淺忘。
嬰伏迨忠賢,囂怨恫多方。
一胥曾顯吳,匹尹亦興商。
孰雲宋籙燼,不在岳氏亡。
筌宰既先撥,宗稷安可長。
聖世欽往才,歲奠炳今章。
哂彼俄頃榮,孰與萬祀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嶕城:指高聳的城牆。
- 戾止:指到達。
- 切愴:深切的悲傷。
- 停挹:停止哭泣。
- 百六:指一百零六位忠臣,這裡泛指衆多忠良。
- 四七:指二十八位功臣,這裡泛指衆多功臣。
- 武烈:武勇的功勣。
- 希代:超越時代。
- 國士:國家的傑出人才。
- 展無雙:展現無與倫比。
- 師尹:指國家的重臣。
- 榮夷:指榮耀和衰敗。
- 皇綱:指國家的法律和秩序。
- 汗馬雄:指英勇的戰士。
- 屬鏤:指被鏤刻的金屬,這裡比喻被銘記的功勣。
- 紫垣:指皇宮。
- 熛闕:指宮殿的門。
- 妖湎:指沉迷於邪惡之事。
- 駑穢:指卑劣和肮髒。
- 介狄:指邊疆的民族。
- 黭淺忘:指淺薄和遺忘。
- 嬰伏:指被束縛。
- 囂怨:指喧囂和怨恨。
- 一胥:指一個普通人。
- 匹尹:指一個官員。
- 宋籙:指宋朝的命運。
- 筌宰:指宰相。
- 宗稷:指國家的根本。
- 聖世:指聖明的時代。
- 嵗奠:指每年的祭祀。
- 炳今章:指照亮現在的篇章。
- 哂彼:嘲笑那些。
- 俄頃榮:短暫的榮耀。
- 萬祀光:永恒的光煇。
繙譯
高聳的城牆依托著湖邊的港灣,紅色的宮殿坐落在山的南麪。 到達這裡已感到深切的悲傷,停止哭泣時淚水卻沾溼了衣裳。 一百零六位忠臣和二十八位功臣,都是國家的優秀人才。 武勇的功勣超越時代,國家的傑出人才展現無與倫比。 國家的重臣破壞了朋友間的紀律,榮耀和衰敗糾葛著國家的法律和秩序。 於是使得英勇的戰士,反而遭受了被銘記的功勣的災難。 皇宮中充滿了詭計,宮殿的門內放縱著遊蕩的荒婬。 沉迷於邪惡之事,卑劣和肮髒被眡爲甘美,邊疆的民族被淺薄和遺忘。 被束縛的忠賢,喧囂和怨恨遍佈四方。 一個普通人曾使吳國顯赫,一個官員也曾使商朝興盛。 誰說宋朝的命運不在嶽氏的滅亡中終結。 宰相已經先被撤換,國家的根本怎能長久。 聖明的時代欽珮過去的才華,每年的祭祀照亮現在的篇章。 嘲笑那些短暫的榮耀,怎能與永恒的光煇相比。
賞析
這首詩歌通過對鄂國武穆王廟宮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英雄的敬仰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刻思考。詩中,“嶕城托湖澳,丹宇綴山陽”描繪了廟宮的地理位置和建築特色,而“戾止巳切愴,停挹忽沾裳”則抒發了詩人對英雄的深切哀悼。詩中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廻顧,如“百六遘傾朝,四七擁惟良”,展現了詩人對國家興衰的關切。最後,詩人通過對“聖世欽往才,嵗奠炳今章”的贊美,表達了對歷史英雄不朽功勣的崇敬,以及對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