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恆聽雨篷
江南雨多春漠漠,籧篨中寬可淹泊。
坐聽蕭瑟復琮琤,若在洞庭張廣樂。
木蘭之楫青翰舟,斜風細雨不須憂。
筆牀茶竈便終日,知我獨有滄浪鷗。
廿年攜書去鄉國,蕪城草深歸未得。
援筆時作廣陵散,魚龍出聽天吳泣。
江湖適意無前期,身如行雲隨所之。
平山堂上看春色,還憶江南聽雨時。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籧篨(qú chú):粗竹蓆,這裏指船篷。
- 淹泊:停留,居留。
- 琮琤(cóng chēng):象聲詞,形容玉石撞擊的聲音,這裏形容雨聲清脆悅耳。
- 廣樂:盛大之樂。
- 楫(jí):船槳。
- 青翰舟:即畫舫,一種塗飾色彩的遊船。
- 筆牀:擱放毛筆的專用器具。
- 茶竈:烹茶的小爐竈。
- 滄浪(láng)鷗:借指隱居者遨遊江湖的閒適生活。
- 廿(niàn)年:二十年。
- 蕪城:揚州的別稱。
- 廣陵散:古代琴曲名。
- 天吳:古代神話中的水神。
翻譯
江南的春雨紛紛揚揚,整個春天都霧氣濛濛,船篷裏空間寬敞,可以在此停留休憩。坐在船篷中聽着那雨聲,時而蕭瑟,時而清脆悅耳,彷彿置身於洞庭湖上,聽着盛大的音樂演奏。
乘坐着配有木蘭船槳的遊船,在斜風細雨中前行,不必憂愁。有筆牀和茶竈相伴,便可終日如此,知道唯有我能享受這如滄浪之鷗般的自在生活。
二十年來帶着書離開家鄉,揚州城雜草叢生,我卻未能歸去。揮筆時彈奏起《廣陵散》,連魚龍都探出頭來聆聽,水神也爲之哭泣。
在江湖上逍遙自在,沒有預先的計劃,自身就如飄動的雲朵,隨意而行。在平山堂上觀賞春色時,還會回憶起在江南聽雨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南春雨中的情景以及詩人的心境。詩的前四句通過描寫江南春雨的迷濛和在船篷中聽雨的感受,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妙的氛圍。「坐聽蕭瑟復琮琤,若在洞庭張廣樂」,將雨聲比作洞庭湖畔的盛大音樂,富有想象力。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在斜風細雨中乘坐遊船的自在,以及筆牀茶竈相伴的閒適生活,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廿年攜書去鄉國,蕪城草深歸未得」,則透露出詩人離家多年,歸鄉不得的感慨。
「援筆時作廣陵散,魚龍出聽天吳泣」,這句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表現出詩人的才情和內心的情感。
最後,詩人表達了在江湖上隨心而行的態度,以及對江南聽雨時光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情感融爲一體,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