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齋居:家居,閒居。
- 微月:新月,月初的月亮。
- 明河:銀河。
- 斗柄:北斗七星中組成鬥形的前五顆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
- 太一:也作「太乙」,即道家所稱的「道」,這裏借指北極星。
- 三辰:指日、月、星。
翻譯
月初的月亮墜落在西嶺上,衆多星星燦爛明亮。銀河傾斜還沒有落下,北斗的斗柄低了又高高揚起。感慨此南北兩極,如同樞紐的軸遙遙相對應。北極星有它固定的居所,仰頭瞻望獨自閃耀輝煌。在天空中央照耀四方國家,日月星辰環繞陪侍在旁。人的心也要像這樣,寂靜與感應沒有邊際方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宇宙星空的奇妙景象,月初西墮,星光燦爛,銀河斜掛,斗柄搖晃,營造出靜謐而神祕的氛圍。通過對天地間這些宏偉存在的描寫,詩人由此引發對人心的思考,認爲人心也應該像宇宙那般具有恆定與廣闊的特質。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生動地展現出宇宙的浩瀚和深邃,同時也蘊含着深刻的哲理,讓人在欣賞自然之美的同時,也能感悟到關於人生和宇宙的智慧。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