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謝娘春曉,借貧家螺黛。須拗花枝與伊戴。傍妝臺,見了已慰相思。原不分,雲母船窗同載。 叢祠燈火下,暗祝心期,衆裏分明並儂拜。盡說比肩人,目送登艫,香漸辣晚風羅帶。信柔櫓,嘔啞撥魚衣,分燕尾溪流,赤欄橋外。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洞仙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謝娘:本指晉代王凝之妻謝道韞,後用以泛指心儀的女子。
  • 螺黛:古代婦女用來畫眉的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也作「螺子黛」。這裏指女子的眉妝。
  • 拗(ǎo):折取。
  • 原不分:原本就不覺得有什麼不同,意思是願意一同相處。
  • 雲母船窗:用雲母裝飾的船窗,猶言華美的船。
  • 叢祠:鄉野林間的神祠。
  • 心期:心中的期望、期願 。
  • 比肩人:指夫妻、情侶。
  • 登艫(lú):登上船。艫,船尾,這裏代指船 。
  • 辣(liè):通「冽」,寒冷。
  • 柔櫓:輕柔的櫓聲,也指船槳。
  • 嘔啞:象聲詞,形容划槳的聲音。
  • 魚衣:指像魚鱗般的波紋。
  • 燕尾溪流:溪流分支處狀如燕尾。

翻譯

春日清晨,心愛的女子剛剛睡醒,我向貧窮人家借來了螺黛給她畫眉。特意折來花枝讓她佩戴。她在妝臺前梳妝,看到她的那一刻,心中的相思之苦頓時得到慰藉。我原本就期待能與她同乘一船,共享美好時光。

在鄉野神祠的燈火下,她暗暗許下心中的期盼,在衆人之中,她緊緊挨着我一同跪拜祈福。大家都說我們是般配的一對。眼望着她登上小船,晚風吹來,她羅帶上的香氣漸漸消散在寒冷的空氣中。聽着那輕柔的櫓聲,船槳劃開如魚鱗般的波紋,在這分支如燕尾的溪流上行駛,漸漸遠去,消失在赤欄橋外。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段細膩而含蓄的愛情故事。上闋描繪日常生活場景,通過借螺黛、拗花枝等細節,展現了戀人之間親密且溫馨的互動,刻畫了主人公對女子濃濃的愛意,充滿生活情趣。下闋以叢祠求拜、目送登艫等畫面,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情感,暗示兩人之間心照不宣的期盼未來能夠長相廝守。「香漸辣晚風羅帶」「柔櫓,嘔啞撥魚衣」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詩意且略帶傷感的氛圍,生動表現出主人公在面對戀人離去時的惆悵與失落,表達了那種深深眷戀又無奈的感情,讓人感受到愛情的美好與無常,留給讀者無盡的遐想空間。全詞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將細膩的情感融入到富有詩意的場景之中,極具藝術感染力。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醧舫,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南朱北王”);作詞風格清麗,爲“浙西詞派”的創始人,與陳維崧並稱“朱陳”;精於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餘力,爲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著有《曝書亭集》80卷,《日下舊聞》42卷,《經義考》300卷;選《明詩綜》100卷,《詞綜》36卷(汪森增補)。所輯成的《詞綜》是中國詞學方面的重要選本。 ► 2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