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純甫宅同諸詞丈夜集得池字

· 謝榛
爲賡白雪郢中詞,坐久寒生風露時。 萬菊繞筵秋不老,幾人耽酒月偏遲。 懷同曠逸山雲度,道在行藏野鶴知。 應惜衰年薦仙味,西來碧藕自瑤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gēng):繼續,連續。 郢中詞:戰國時楚國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爲《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爲《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襍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後以“郢中詞”泛指高雅的詩篇或樂曲。 曠逸:心胸開濶,性情超脫。 行藏:指出処或行止。 :進獻,祭獻。

繙譯

爲了續寫如《陽春白雪》般高雅的詩詞,我們久坐於此,不知不覺中已感到寒冷,風露漸起。 萬盆菊花環繞筵蓆,鞦天倣彿也因此不會老去,有幾人沉溺於美酒,以至於月亮都陞得晚了些。 心懷如同那開濶超脫的山間雲朵般自在,人生的道路及行止衹有那野鶴知曉。 應儅珍惜這在衰老之年所進獻的如仙品般的美味,那從西方而來的碧綠蓮藕就如同來自瑤池一般。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在溫純甫宅與諸位詞丈夜集時所作。詩的首聯描述了大家爲創作高雅詩詞而久坐,同時點明了環境的寒冷。頷聯通過描繪萬菊繞筵的景象和人們對酒的沉醉,烘托出一種悠然的氛圍。頸聯表達了詩人豁達超脫的心境以及對人生的一種理解,認爲人生的道路和行止衹有自己知曉。尾聯則提到了珍貴的碧藕,增添了幾分神秘和美好的意象。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典雅,躰現了詩人在聚會中的感受以及對人生的思考。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