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伊洛:伊水與洛水。兩河流域多是古代文化、文明的發祥地,這裏借指求仙訪道之地。(伊:yī;洛:luò)
- 洞壑(hè):深谷。
- 煙嵐(lán):山裏蒸騰起來的霧氣。
- 緱(gōu)嶺:在今河南偃師市。
- 郡齋:郡守起居之處。
- 寧言:豈說。
- 何遜:南朝梁詩人,其詩多寫離情別緒及羈旅思鄉之情。
- 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氣神。
翻譯
在伊水和洛水一帶尋求仙人竟然沒有遇到,回來後對你講述那仙人蹤跡。兩次遊覽深谷,心情是何等的熱烈,獨自眺望山中升騰的霧氣,那翠綠的山巒重重疊疊。庭院中的樹木在月光下好似能招來緱嶺的仙鶴,郡守起居之處的風傳來少林寺的鐘聲。豈說何遜觀賞梅花的興致,我在夢中都夢到了天外峯那精氣神所在之處。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詩人尋找仙人蹤跡和談論嵩嶽之勝展開。首聯表達了詩人求仙未遇的遺憾,卻又轉而向他人講述仙蹤的情景。頷聯描繪了詩人兩次遊覽洞壑的熱烈情感以及獨自眺望山巒霧氣的情景,展現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景的陶醉。頸聯通過庭樹招鶴和郡齋落鐘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幽靜神祕的氛圍。尾聯則以何遜觀梅興作比,表達了詩人對嵩嶽之勝的嚮往,以及對那種超凡脫俗境界的追求,最後提到夢到三花天外峯,更是將這種嚮往推向了極致。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用典自然,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