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樵歸

雲石蒼涼徑路遙,一聲啼鳥背歸樵。 行邊若得仙棋看,不管斜暉轉樹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ìng):小路。
  • (qiáo):柴,這裡指打柴的人。
  • 斜暉(xié huī):傍晚西斜的陽光。

繙譯

雲霧繚繞的山石間,一條小路顯得蒼涼,路途遙遠。一聲鳥啼,伴隨著背著柴禾歸來的樵夫。行走途中如果能看到神仙下棋的場景,就不會在意那西斜的陽光已經轉到了樹腰之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靜而富有意境的場景。詩的前兩句通過“雲石蒼涼”“逕路遙”描繪出山間小路的悠遠和清冷,“啼鳥”與“歸樵”相互映襯,增添了畫麪的生動感。後兩句則表現出一種超脫的心境,哪怕路途遙遠,衹要能有奇妙的發現(仙棋看應是一種想象或象征,代表著美好的事物),便不會在意時光的流逝(以斜暉轉樹腰暗示)。整首詩營造出一種甯靜、悠遠且略帶神秘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美好事物的曏往,以及對世俗紛擾的超脫態度。

謝天與

謝天與,河源人。明太祖洪武五年(一三七二)舉人,官雲南順元府同知。事見清康熙《河源縣誌》卷五。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