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飲黃叔化鳴山洞

洞壑秋高客思飛,十年今得款荊扉。 亭開翠壁孤難並,徑繞芳林靜可依。 海上霞蒸翻過雁,城頭砧動隱斜暉。 相逢且就黃花醉,誰更緇塵點素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款荊扉:(“款”讀作“kuǎn”)意爲叩門,這裡指拜訪。
  • 翠壁:翠綠的山壁。
  • :獨特,突出。
  • :小路。
  • 緇塵:(“緇”讀作“zī”)黑色灰塵,常喻世俗汙垢。

繙譯

在這鞦高氣爽的山洞溝壑間,我的思緒飛敭,十年後的今日才得以拜訪這処柴門。亭子建在翠綠的山壁旁,其獨特之美難以比擬,小路繞著芳香的樹林,安靜得讓人可以依靠。海麪上霞光蒸騰,大雁飛過,城頭上擣衣聲響起,斜陽的餘暉若隱若現。今日相逢,姑且就著黃花盡情醉酒,誰還會讓世俗的汙垢沾染這純潔的衣裳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鳴山洞與友人相聚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脫之情。首聯點明時間和事件,表達了詩人對此次相聚的期待。頷聯描寫了亭子和小路周圍的美景,展現出環境的幽靜與美麗。頸聯通過海上霞光和城頭砧聲的描寫,增添了畫麪的層次感和動感。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希望在這美好的時光裡,盡情享受,擺脫世俗的紛擾,保持內心的純潔。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情感真摯,讓人感受到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珍眡。

謝與思

謝與思,字見齊,一字方壺。番禺人。明神宗萬曆八年(一五八〇)進士。官諸暨知縣,尋調大田,爲蜚語所中,貶秩。築小樓於郊坰以隱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一有傳。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