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窩阻風荅陳太府

支離苦作扁舟客,邂逅欣逢五馬賢。 京洛衣冠違伏枕,滄江楊柳共長天。 歌投郢雪元稀和,草傍春池總是玄。 聞道陳蕃偏愛士,可憐風雨榻常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支離:流離,漂泊。
  • 扁舟客:漂泊的旅人,常指詩人自己。
  • 邂逅:不期而遇。
  • 五馬賢:借指州郡長官,此処指陳太府。
  • 京洛:指京都洛陽。
  • 衣冠:指縉紳、士大夫。
  • 違伏枕:未能安心休息。
  • 郢(yǐng)雪:指高雅的曲調或詩文。
  • :深奧,不易理解,這裡指富有深意。

繙譯

我漂泊流離,辛苦地做著這扁舟上的旅客,幸運的是偶然遇到了您這位賢能的長官。 在京都洛陽的士大夫們不能安心休息,而在這滄江邊上,楊柳與廣濶的天空相連。 我歌唱的像郢地的雪曲一樣,原本很少有人應和,池邊的春草縂是蘊含著深奧的意義。 聽說陳蕃特別喜愛有才之士,衹可惜那爲賓客準備的牀榻常常空懸著,無人來訪。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在旅途中遇到陳太府時所寫,表達了詩人的漂泊之苦和對陳太府的敬仰之情。詩的首聯寫詩人自己的漂泊之態,以及與陳太府的相遇之喜。頷聯通過對比京都士大夫的不安與滄江楊柳的自在,暗示了官場的紛擾和自然的甯靜。頸聯中,詩人以郢雪自比,表明自己的才華和高雅,卻知音難覔,同時以春草的玄意象征世事的深奧。尾聯則用陳蕃的典故,贊美陳太府愛才,同時也暗示了現實中人才難得賞識的無奈。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既有對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有對世間人才命運的思考。

謝與思

謝與思,字見齊,一字方壺。番禺人。明神宗萬曆八年(一五八〇)進士。官諸暨知縣,尋調大田,爲蜚語所中,貶秩。築小樓於郊坰以隱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一有傳。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