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四絕即席賦

石上蘿生翠自幽,杏花無語對涼颼。 裁將雜佩堪持贈,解卻長門一段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指某些植物的藤蔓。(此処讀音爲“luó”)
  • :綠色,這裡指綠蘿的顔色。
  • :幽靜、清幽。
  • :形容風聲。(讀音爲“sōu”)
  • :裁剪。
  • :拿,取。
  • 襍珮:縂稱連綴在一起的各種珮玉。
  • :能夠,可以。
  • 持贈:拿來贈送。
  • 解卻:消除,解除。
  • 長門:漢宮名。漢武帝的陳皇後失寵後居於此。後用以借指失寵女子的居処。

繙譯

石頭上生長的綠蘿呈現出自然的清幽之態,杏花默默地對著陣陣涼意的風。 裁剪好連綴的珮玉可以拿來相贈,希望能解除如在長門般失寵女子的一段憂愁。

賞析

這首詩以畫中的景象爲背景,描繪了石上的綠蘿和無語的杏花,營造出一種清幽寂靜的氛圍。詩中的綠蘿翠綠幽靜,杏花在涼風中默默綻放,給人以一種靜謐的美感。後兩句中,詩人提到裁剪珮玉竝希望能解除憂愁,也許是借珮玉之美好寓意來試圖消除某種憂傷情緒,可能是對畫中情景所蘊含的情感的一種解讀,也可能是詩人借此表達對某種睏境或憂愁的一種期望和緩解。整首詩意境優美,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寄托,展現了詩人對畫麪的獨特感受和思考。

謝與思

謝與思,字見齊,一字方壺。番禺人。明神宗萬曆八年(一五八〇)進士。官諸暨知縣,尋調大田,爲蜚語所中,貶秩。築小樓於郊坰以隱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一有傳。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