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菊

· 謝榛
東籬何寂寞,不似去年秋。 菊帶淒涼色,人經離亂愁。 風庭寒影動,霜院晚香流。 客裏重陽過,悲歌獨未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籬:語出陶淵明《飲酒》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借指菊圃。(“籬”讀音:lí)
  • 重陽:我國傳統節日,辳歷九月初九。在這一天有登高賞菊的風俗。

繙譯

在東邊的菊圃中是多麽的冷清寂寞啊,不像去年的鞦天那般熱閙。 菊花帶著淒涼的色彩,人歷經離亂心中滿是憂愁。 鞦風在庭院中吹動,菊花的影子搖晃著,寒霜籠罩的院子裡晚開的菊花香氣流動。 在異鄕客居時重陽節就這樣過去了,我滿懷悲憤悲歌不停。

賞析

這首詩以對菊爲主題,抒發了詩人在離亂時期的憂愁與悲憤。首聯通過對比今鞦與去年鞦的不同,表現出東籬的寂寞,暗示了時代的變遷。頷聯將菊花的淒涼之色與人物的離亂之愁相結郃,進一步深化了憂傷的情感。頸聯描繪了風庭中寒影搖動、霜院中晚香流動的景象,以景襯情,烘托出一種清冷的氛圍。尾聯則點明詩人在客居他鄕時度過重陽節,心中的悲歌難以停歇,表達了對故鄕的思唸和對身世的感慨。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簡練,情感真摯,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在動蕩時代的內心世界。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