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呈崔後渠侍郎

· 謝榛
野曠煙嵐重,山深杖屨遲。 菊花留晚色,松樹挺寒枝。 霜下百蟲伏,風前孤鳥悲。 蒼生憂悴日,獨有老臣知。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嵐(lán):山林中的霧氣。
  • 屨(jù):古代用麻、葛製成的一種鞋。
  • 悴(cuì):憂愁,悲傷。

翻譯

在空曠的野外,煙霧和霧氣濃重,在幽深的山中,拄着柺杖行走也遲緩。菊花依舊綻放着晚秋的色彩,松樹挺立着寒冬時節的枝條。寒霜降臨,衆多蟲兒蟄伏起來,寒風之前,孤獨的鳥兒顯得悲傷。天下蒼生憂愁困苦的時候,只有我這老臣知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晚秋時節的景象,以及詩人對蒼生的憂慮。詩的前兩句通過「野曠」「煙嵐重」「山深」等詞語,營造出一種空曠、幽深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行走的艱難。「菊花留晚色,松樹挺寒枝」,描寫了菊花在晚秋中依然綻放,松樹在寒冷中依然挺立,表現出它們的堅韌品質。「霜下百蟲伏,風前孤鳥悲」,則進一步烘托出寒冷、蕭瑟的氣氛,以及生命在困境中的無奈。最後兩句,詩人表達了對蒼生的關懷,體現了他的憂國憂民之情。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擔憂。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