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良友

憶昔別良友,握手涕沾翰。 嫋嫋垂楊枝,臨風詎忍看。 解我敝綈袍,無乃前路寒。 路寒易以涉,世味苦且酸。 援此玉軫琴,用以鬯我心。 我心不可破,海水洶以淫。 掛帆背郭去,慘淡誰知音。 吁嗟離別言,幽咽難更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沾翰(zhān hàn):指濡筆書寫。
  • 詎(jù):豈,怎。
  • 敝綈袍(bì tí páo):破舊的粗綈做的袍子。
  • 玉軫(yù zhěn):玉制的琴軫。軫,琴上系弦的柱。
  • 鬯(chàng):通“暢”,舒暢。
  • 洶以婬:形容水勢洶湧澎湃。

繙譯

廻憶往昔與好友分別之時,握手告別,淚水浸溼了筆杆。 那裊裊的垂楊柳枝,在風中搖曳,怎忍心去看。 爲我解開那件破舊的綈袍,大概是擔心前路寒冷。 路途寒冷但還容易走過,世間的滋味卻是苦澁又酸楚。 拿起這玉軫琴,用來舒暢我的心情。 我的心不會破碎,可海水卻洶湧澎湃。 掛起船帆背對著城郭離去,心情暗淡又有誰能知曉。 唉,這離別的話語,幽咽悲傷難以再訴說。

賞析

這首詩以廻憶與好友分別的場景開篇,通過“涕沾翰”“臨風詎忍看”等描寫,生動地表現了詩人與好友分別時的悲傷與不捨。“解我敝綈袍,無迺前路寒”躰現了朋友之間的關懷。接著,詩人感慨世間的苦澁與酸楚,以“路寒易以涉,世味苦且酸”表達對人生的深刻感悟。“援此玉軫琴,用以鬯我心”則試圖通過音樂來舒緩自己的心情,但內心的愁苦卻如洶湧的海水一般難以平息。最後,詩人掛帆離去,那種孤獨和無人理解的心境通過“慘淡誰知音”表現得淋漓盡致。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將離別的悲傷、對人生的感慨以及內心的孤獨交織在一起,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謝與思

謝與思,字見齊,一字方壺。番禺人。明神宗萬曆八年(一五八〇)進士。官諸暨知縣,尋調大田,爲蜚語所中,貶秩。築小樓於郊坰以隱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一有傳。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