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 戴璉
竹隱寒煙,菊凝晚露,空階霜月微明。小窗寂靜,四壁響蟲聲。風細金爐香嫋,穿花影、數點飛螢。良夜永,悶無情緒,獨坐對長檠。 玉人音聲斷,巫山雲鎖,洛浦煙橫。奈魚沉雁杳,誰訴衷情。新酒難降舊恨,佳期誤、檐鵲無憑。愁人處,更闌酒醒,孤枕夢難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寒煙:寒冷的煙霧。
  • 晚露:傍晚的露水。
  • :臺階。
  • 霜月:霜夜的月色。
  • 微明:微弱的光亮。
  • 長檠(qíng):高大的燈架,借指燈。

翻譯

竹子隱藏在寒冷的煙霧中,菊花凝結着傍晚的露水,空曠的臺階上,霜夜的月色微微明亮。小窗寂靜,四周的牆壁迴響着蟲子的叫聲。微風細細,金色的香爐中香菸嫋嫋升起,穿過花叢的影子,有幾點飛舞的螢火蟲。美好的夜晚漫長,心中煩悶沒有情緒,獨自坐在高大的燈架前。

心上人的音信已經斷絕,巫山的雲霧緊鎖,洛水河畔煙霧瀰漫。無奈魚沉雁杳,無人能訴說我的衷情。新釀的酒難以消解舊日的愁恨,美好的約會被耽誤,檐前的喜鵲也不可依靠。愁苦的人啊,在更深夜殘酒醒來時,孤身一人躺在枕上,難以進入夢鄉。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個寂靜、清冷的夜晚,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和對主人公內心情緒的刻畫,營造出一種孤獨、憂愁的氛圍。上闋中,作者通過「竹隱寒煙」「菊凝晚露」「空階霜月」等景象,展現出秋夜的寒冷與寂靜,而「蟲聲」「香嫋」「飛螢」等細節則進一步烘托出環境的清幽。下闋則着重表達主人公的情感,「玉人音聲斷」「奈魚沉雁杳」等詞句表現出主人公與心上人失去聯繫後的痛苦和無奈,「新酒難降舊恨」「佳期誤」等則深化了這種愁苦之情。整首詞意境優美,情感真摯,用詞細膩,將主人公的孤獨、憂愁和對愛情的渴望表現得淋漓盡致。

戴璉

戴璉,字汝器。南海人。明英宗正統三年(一四三八)舉人,四年(一四三九)乙榜,授羅城訓導,僅二載卒。世稱清節先生。有《靖節集》。事見明郭棐《粵大記》卷二二。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