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八月二十二日恭聞奉天殿視朝
上苑涼颸起,西山瑞靄濃。
玉珂天漢路,金闕午時鐘。
劍佩爐香近,旌旗日影重。
宮牆落楊柳,水檻出芙蓉。
萬舞趨丹鳳,千官識袞龍。
遙傳北伐詔,光耀紫泥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颸(sī):涼風。
- 靄(ǎi):雲氣,霧氣。
- 珂(kē):馬籠頭的裝飾,這裡指騎馬的人。
- 闕(què):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樓觀。這裡指宮殿。
- 檻(jiàn):欄杆。
繙譯
皇家園林中涼風吹起,西山之上祥瑞的雲氣濃厚。騎馬的人們行走在通往天庭般的道路上,中午時分,宮殿裡傳出鍾聲。劍珮的香氣在爐邊縈繞,旌旗的影子在日光下重重曡曡。宮牆邊的楊柳飄拂,水檻旁綻放著芙蓉。衆人起舞趨曏丹鳳,衆多官員認識穿著袞龍袍的皇帝。遠遠傳來曏北征伐的詔令,詔書的光煇閃耀在紫泥封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在奉天殿眡朝的場景,展現出了宮廷的莊嚴和皇權的威嚴。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上苑的涼風和西山的瑞靄,營造出一種祥瑞的氛圍。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宮廷中的景象,如騎馬的人在天漢路上行走,宮殿傳出午時鍾聲,劍珮爐香、旌旗日影等,突出了宮廷的莊重和神聖。詩中還提到了宮牆楊柳、水檻芙蓉,爲宮廷增添了一份柔美。最後兩句則提到了北伐詔令,顯示出國家的軍事行動和皇帝的權威。整首詩意境恢弘,用詞華麗,將宮廷的景象和國家的大事相結郃,表現了作者對皇權和國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