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子磯:位於南京市棲霞區觀音門外,是巖山東北的一支。燕子磯是長江三大名磯之一,作爲長江的渡口,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 渺渺:形容水面遼闊的樣子。
- 寒潮:寒冷的潮水。
- 石磯:水邊突出的岩石。
- 潮聲山色:潮水的聲音和山巒的景色。
- 陰雲翻浪:陰雲密佈,波浪翻滾。
- 霞氣:晚霞的光輝。
- 蒸林:晚霞的光輝照耀在樹林上。
- 晚霏:傍晚的霧氣。
- 巴蜀:指四川一帶。
- 荊吳:指湖北和江蘇一帶。
- 海門:指長江入海口。
- 銀河曙:銀河在天空中漸漸顯現,指天將亮。
- 高天一雁飛:高空中有孤雁飛翔。
翻譯
寒冷的潮水輕拍着石磯,潮聲與山色相互依偎。陰雲下,波浪在秋日中閃耀,晚霞的光輝照耀着樹林,生出傍晚的霧氣。巴蜀的船隻從巫峽順流而下,荊吳的人們自海門歸來。在銀河初現的黎明,邊聽歌邊飲酒,坐看高空中的孤雁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燕子磯的秋日景色,通過潮聲、山色、陰雲、波浪、晚霞等自然元素,構建了一幅寧靜而又壯麗的畫面。詩中「潮聲山色兩相依」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後文通過描述船隻的往來和天空中孤雁的飛翔,增添了詩意的層次和深度,使讀者彷彿置身於那寧靜而又遼闊的江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