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山西楊憲副故舊見寄

· 張羽
晉鄙遙山接太霞,十年從仕鬢空華。 秋來有雁偏催客,臘盡無梅更憶家。 私屬羊毛皆入稅,邊風馬乳代烹茶。 番思共隱江南日,每爲論詩到晚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晉鄙:指山西地區。
  • 太霞:指天空中的雲霞,比喻高遠。
  • 鬢空華:鬢髮已白,形容年老。
  • 私屬羊毛:指個人的羊毛。
  • 邊風馬乳:邊疆的風和馬奶,這裏指邊疆的特產。
  • 番思:反覆思考。
  • 論詩:討論詩歌。

翻譯

山西的連綿山脈高聳入雲,我在那裏爲官十年,歲月已使我的鬢髮斑白。秋天來臨,孤雁似乎在催促我這個旅人,臘月將盡,卻不見梅花的蹤影,更讓我思念家鄉。個人的羊毛都要納稅,邊疆的風和馬奶代替了日常的茶飲。我反覆思考着與你在江南共同隱居的日子,那時我們常常一起討論詩歌,直到夕陽西下,烏鴉歸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在江南與友人共度的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邊疆生活的感慨。詩中通過對比江南的寧靜與邊疆的艱辛,突出了作者內心的思鄉之情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晉鄙遙山」、「太霞」、「秋來有雁」、「臘盡無梅」,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