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山園漫成二首

曲檻文漪綺席香,高臺雲樹晚蒼蒼。 分明江左東山墅,不見歌塵起杏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弇山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是明代文人張元凱的私家園林。
  • 曲檻:曲折的欄杆。
  • 文漪:指水面上細小的波紋,這裏形容水面平靜而美麗。
  • 綺席:華麗的席子,這裏指宴席。
  • 高臺:高聳的樓臺。
  • 雲樹:高聳入雲的樹木。
  • 江左: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即今江蘇省一帶。
  • 東山墅:指東晉名士謝安隱居的東山,這裏借指張元凱的弇山園。
  • 歌塵:歌聲引起的塵埃,形容歌聲高亢。
  • 杏梁:指屋樑,古代常以杏木爲梁,故稱。

翻譯

曲折的欄杆旁,水面上細小的波紋美麗動人,宴席上香氣四溢。高聳的樓臺上,雲霧繚繞的樹木在傍晚顯得蒼蒼茫茫。這分明是江左的東山別墅,卻聽不見歌聲激起的塵埃在屋樑間迴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弇山園的靜謐與美麗。通過「曲檻文漪」和「綺席香」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園中景色的優雅與宴席的奢華。而「高臺雲樹晚蒼蒼」則進一步以高遠的視角,描繪了傍晚時分的園林景色,增添了一抹蒼茫的色彩。最後兩句通過對比「江左東山墅」與「不見歌塵起杏梁」,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繁華的懷念與現實的寂寥,體現了詩人內心的感慨與思索。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