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題

· 張羽
竿棹每隨身,情於白鳥親。 一蓑江上老,閱盡往來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竿棹(gān zhào):指釣魚用的竿和划船用的棹,這裏代指漁具。
  • 白鳥:指水邊的鳥,如鷺鷥等。
  • (suō):蓑衣,用草或棕製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翻譯

漁具常常隨身攜帶,與水邊的白鳥情感親近。 身披蓑衣的老者在江上垂釣,見證了無數人的來來往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個老漁夫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事變遷的淡然態度。詩中「竿棹每隨身」展現了漁夫的日常,而「情於白鳥親」則透露出他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最後兩句「一蓑江上老,閱盡往來人」,不僅描繪了老漁夫的孤獨與堅守,也隱喻了作者對人生百態的洞察和超然。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