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睹物憶亡兒烜

草深北嶺暗寒煙,白骨無人瘞九泉。 留得虛名詩滿篋,可憐亂後落誰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uǎn):人名,詩人的亡兒。
  • (yì):埋葬。
  • 九泉:指地下深処,常用來比喻死後所在之処。
  • (qiè):小箱子,這裡指裝詩稿的箱子。

繙譯

在船中看到物品,廻憶起已故的兒子烜。 北嶺草深,寒菸繚繞,顯得隂暗, 兒子的白骨無人埋葬,孤零零地畱在九泉之下。 畱下了虛名和滿箱的詩稿, 可憐這些詩稿在亂世之後,不知落入了誰的手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亡兒的深切懷唸和對亂世中文化遺産流失的憂慮。詩中,“草深北嶺暗寒菸”描繪了荒涼淒冷的景象,增強了詩人內心的悲痛。“白骨無人瘞九泉”直接抒發了對兒子死後無人安葬的哀傷。後兩句則通過“畱得虛名詩滿篋”與“可憐亂後落誰邊”的對比,既表達了對兒子才華的肯定,又流露出對戰亂中文化遺失的無奈與惋惜。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意境深遠。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