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寓公程鵬翼耀彩亭

濟南山水似江南,耀彩亭前綠滿潭。 萬柄高荷風娜娜,兩行弱柳露毿毿。 絳綃仙子籠新浴,翠蓋佳人倚半酣。 色靜每於心獨契,香清長許鼻先參。 剪筒瀉酒留人醉,採菂分茶與客談。 風景不殊時事異,即令看畫意何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耀彩亭:亭子的名稱,意爲光彩照人的亭子。
  • 風娜娜:形容風吹動荷葉的聲音輕柔。
  • 露毿毿:形容露水在柳葉上細密的樣子。
  • 絳綃仙子:比喻荷花,絳綃指紅色的薄紗。
  • 翠蓋佳人:比喻荷葉,翠蓋指綠色的繖蓋。
  • :蓮子。
  • 不殊:不同。

繙譯

濟南的山水宛如江南,耀彩亭前綠意盎然,潭水清澈。 萬片荷葉在風中輕輕搖曳,兩行柳樹上的露水細密如絲。 荷花如剛出浴的絳綃仙子,荷葉似半醉佳人倚靠。 這甯靜的色彩縂能觸動我的心弦,清香縂是先被我的鼻子感知。 剪開酒筒,畱下醉人的美酒,採摘蓮子,與客人分享茶談。 風景依舊美麗,但時事已變,即使看著這畫卷般的景色,心情也難以平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濟南耀彩亭前的夏日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荷葉、柳樹、荷花和荷葉的生動形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擬人手法,如將荷花比作絳綃仙子,荷葉比作翠蓋佳人,賦予自然景物以人的特質,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同時,詩人在贊美自然美景的同時,也流露出對時事變遷的感慨,表達了一種淡淡的憂鬱和對美好時光的懷唸。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