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二首

無奈紅英攪綠塵,借君長袖拂綸巾。 桃花倚醉風前笑,楊柳含情雨後顰。 促柱善彈秦地曲,細腰偏學楚宮人。 東鄰舊識金吾士,不惜銀罌送酒頻。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紅英:紅色的花瓣。
  • 綠塵:綠色的塵土,這裏指草地。
  • 綸巾:古代文士常戴的一種頭巾。
  • 桃花倚醉:形容桃花在春風中搖曳,如同醉酒般。
  • 楊柳含情:形容楊柳在雨後顯得更加柔美,彷彿含情脈脈。
  • 促柱:指琴絃緊繃,這裏指彈琴。
  • 秦地曲:指秦地的音樂,秦地古時以音樂著稱。
  • 細腰:指女子纖細的腰身。
  • 楚宮人:指楚國宮中的女子,楚國女子以舞姿柔美著稱。
  • 東鄰:東邊的鄰居。
  • 金吾士:指宮廷中的侍衛。
  • 銀罌:銀製的酒器。

翻譯

春天的花園裏,紅色的花瓣輕輕飄落在綠色的草地上,我借用你的長袖來拂去我頭巾上的花瓣。桃花在春風中搖曳,彷彿醉酒般歡笑,而楊柳在雨後顯得更加柔美,彷彿含情脈脈地皺眉。我彈奏着緊繃的琴絃,演奏着秦地的曲調,而你則模仿楚國宮中女子的舞姿,纖細的腰身隨着音樂輕輕擺動。東邊的鄰居認識宮廷中的侍衛,他們不惜用銀製的酒器頻繁地爲我們送來美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花園中的美景和歡樂氣氛。詩人通過細膩的筆觸,將桃花、楊柳的生動形象與音樂、舞蹈的愉悅場景相結合,表達了對春天美好時光的享受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中「桃花倚醉」、「楊柳含情」等句,巧妙運用擬人手法,賦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膩感受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