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松石歸黃州

· 張羽
玄都舊逐看花仙,憶道重來樹滿千。 同畏簡書行海外,劇愁戎馬共燈前。 才名避地應三舍,齒序先君漫十年。 卻送歸旌悲故里,幾回飛夢郭東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玄都:傳說中的仙境,這裏指京城。
  • 舊逐:昔日追隨。
  • 看花仙:比喻遊玩賞花的人。
  • 憶道:回憶中的道路。
  • 畏簡書:害怕書信,指擔心家書帶來的消息。
  • 劇愁:極度的憂愁。
  • 戎馬:指戰爭。
  • 共燈前:一起在燈下,指共同經歷艱難時刻。
  • 才名:才華和名聲。
  • 避地:避難之地。
  • 應三舍:應該退避三舍,比喻退讓或避讓。
  • 齒序:年齡順序。
  • 先君:對已故父親的尊稱。
  • :超過。
  • 歸旌:歸途中的旗幟,指回家的路。
  • 飛夢:夢中的飛行,比喻思念之情。
  • 郭東田:城東的田地,這裏指家鄉。

翻譯

我曾像仙人一樣在京城遊玩賞花,回憶起重遊時已是樹木成林。我們一同擔心家書帶來的消息,遠行海外,又極度憂愁戰爭的陰影籠罩在燈前。我的才華和名聲在避難之地應該退讓,我的年齡比你大十年。現在我悲傷地送你踏上回家的路,多少次在夢中飛回城東的家鄉田地。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劉松石歸鄉的深情送別和對自己境遇的感慨。詩中通過回憶京城的繁華和現實的憂愁對比,突顯了詩人的懷舊與無奈。同時,詩人以自己的才名和年齡爲對比,表達了對友人的敬重和對自己的謙遜。最後,詩人通過「飛夢郭東田」的意象,抒發了對家鄉的深切思念。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達能力。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