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行詩八首龍江灣

· 張羽
凍雨不成雪,客行利新晴。 回睇三山外,殘陽靄餘明。 江神不揚波,歸流淡且平。 使者誠宣德,國家有威靈。 笳鼓發中州,棹謳悲且清。 釃酒凌長風,篇翰倏已成。 嘗讀皇華章,征夫任匪輕。 愧無諮諏效,何以答皇情。
拼音

所属合集

#潭 #十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凍雨:指寒雨,雨點冰冷。
  • 回睇:回頭看。
  • 三山:指三座山,具體指哪三座山不詳,可能指詩人心中的某個地方。
  • :雲霧。
  • 宣德:宣揚德行。
  • 威靈:威嚴和神靈,指國家的威嚴和神佑。
  • 笳鼓:古代軍樂器,笳是吹奏樂器,鼓是打擊樂器。
  • 中州:指中原地區。
  • 棹謳:划船時的歌聲。
  • 釃酒:斟酒。
  • :迅速,突然。
  • 皇華章:指皇帝的詩文或詔令。
  • 諮諏:詢問,徵求意見。
  • 皇情:皇帝的恩情或期望。

翻譯

寒雨未能凝成雪,我這旅人因新晴而感到便利。回頭望向三山之外,只見殘陽在雲霧中透出餘暉。江神沒有掀起波瀾,歸途的流水平靜而淡然。使者誠心宣揚德行,國家因此擁有威嚴和神佑。笳鼓聲響起於中原,划船的歌聲既悲又清。我斟酒迎着長風,詩篇迅速完成。曾讀過皇帝的詩文,知道征夫的責任不輕。我愧疚沒有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如何能報答皇帝的恩情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皇帝的敬仰。詩中「凍雨不成雪」與「江神不揚波」形成對比,前者暗示了旅途的艱辛,後者則表現了歸途的平靜與安寧。詩人在表達對國家的讚美時,用「使者誠宣德,國家有威靈」來體現,同時通過「笳鼓發中州,棹謳悲且清」來抒發內心的情感。最後,詩人以自謙之詞表達了對皇帝的忠誠與報答之志,展現了其高尚的品格和對國家的深情。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