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明天目會方員外東園

· 張羽
柴門連水竹,車馬少曾通。 人臥春寒裏,僧來莫雨中。 醉看新柳色,吟對落花風。 何用談名跡,餘生已悟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柴門:用樹枝、木柴等做成的門,常指代簡陋的門戶。
  • 車馬:指代來往的客人或官員。
  • 莫雨:即暮雨,傍晚時分的雨。
  • 悟空:佛教術語,意指洞悉一切,超脫世俗的束縛。

翻譯

我的門前環繞着水流和竹林,很少有車馬來往。 我躺在春天的寒意中,僧人在傍晚的雨中來訪。 醉眼朦朧中欣賞着新綠的柳枝,吟詠着隨風飄落的殘花。 何必再談論名利和過往,我已領悟到超脫世俗的空靈境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而超脫的田園生活畫面。通過「柴門連水竹」和「車馬少曾通」的對比,表達了詩人遠離塵囂、嚮往自然的情懷。詩中的「醉看新柳色,吟對落花風」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欣賞和內心的寧靜。結尾的「何用談名跡,餘生已悟空」更是深化了主題,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名利的超然態度和對佛教哲理的領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高尚情操。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