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淳安柴墟席上留別贈行諸公

· 張羽
長安傾蓋荷先知,投贈今宵剩有詩。 水國山晴舟去遠,春明花早燕歸遲。 坐殘曙漏猶高詠,數過韶華滯去期。 最是玉河堤畔柳,依依偏向別離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傾蓋:指初次相識,一見如故。
  • :承受,這裡指感激。
  • 水國:指江南水鄕。
  • 坐殘:坐到夜深。
  • 曙漏:天將亮的時刻。
  • 韶華: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 玉河:指清澈的河流。

繙譯

在長安初次相識便感激先知,今晚的贈別詩句格外豐富。 江南水鄕,山色晴朗,舟行漸遠,春光明媚,花兒早早開放,燕子卻歸來得遲。 坐到夜深,天將亮時仍在高聲吟詠,數著美好的時光,卻延誤了離去的日期。 特別是那玉河堤畔的柳樹,依依不捨,正是在別離時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長安與友人相聚後離別的情景。詩中,“傾蓋荷先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感激之情,而“水國山晴”、“春明花早”則通過江南水鄕的美景,烘托出離別的哀愁。最後,“玉河堤畔柳”的依依不捨,更是將離別的情感推曏高潮。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無奈。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