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蘇昌齡畫

徐君遠從西江來,親爲蘇子作松石。 鬆三千年鐵作膚,石亦蒼寒太古色。 幾株老木相因依,氣格不敢與之敵。 洲前搖搖者舟子,短棹滄江蕩晴碧。 著子嘯歌於其中,仰觀青天岸白幘。 是時東山月始出,無邊露氣連赤壁。 潛蛟出舞巢鶻翔,江姬色動三太息。 眼中之人有太白,風雲變態俱無跡。 前輩風流今復聞,人間絕景豈易得。 徐君更爲添野夫,共泛靈槎臥吹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徐君:指徐昌齡,明代畫家。
  • 西江:指江西一帶。
  • 蘇子:指蘇軾,宋代文學家、書畫家。
  • 鬆三千年鐵作膚:形容松樹古老,樹皮堅硬如鐵。
  • 蒼寒:蒼老而寒冷。
  • 太古色:遠古的顏色,形容石頭的古老。
  • 因依:依靠,依傍。
  • 氣格:氣質,風格。
  • :匹敵,相比。
  • 舟子:船伕。
  • 短棹:短槳。
  • 滄江:泛指江河。
  • 晴碧:晴朗的碧空。
  • 著子:指蘇軾。
  • 嘯歌:高聲歌唱。
  • 青天岸白幘:青天下的岸邊,戴着白色頭巾。
  • 東山月:東山上升起的月亮。
  • 露氣:露水的氣息。
  • 赤壁:地名,位於今湖北省,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發生地。
  • 潛蛟:潛藏的蛟龍。
  • 巢鶻:築巢的鶻鳥。
  • 江姬:江邊的女子。
  • 太息:長嘆。
  • 太白:指李白,唐代詩人。
  • 風雲變態:風雲變幻的景象。
  • 靈槎:靈巧的船。
  • 野夫:指詩人自己。

翻譯

徐昌齡從西江遠道而來,親自爲蘇軾畫了一幅松石圖。松樹古老,樹皮堅硬如鐵,已有三千年之久;石頭蒼老寒冷,帶着遠古的顏色。幾株老樹相互依傍,其氣質風格不敢與松石相比。洲前搖搖晃晃的是船伕,用短槳在江河中划動,盪漾着晴朗的碧空。蘇軾在其中高聲歌唱,仰望青天,岸邊戴着白色頭巾。此時東山上升起的月亮,無邊的露氣與赤壁相連。潛藏的蛟龍出舞,巢中的鶻鳥飛翔,江邊的女子色動,三次長嘆。眼中的人有李白的風采,風雲變幻的景象無跡可尋。前輩的風流事蹟至今仍被傳頌,人間的絕美景色豈是輕易可得。徐昌齡更爲畫中增添了我這個野夫,共同乘着靈巧的船,臥着吹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蘇軾與友人在江邊賞月的畫卷,通過鬆石、老樹、船伕等元素,展現了古樸自然的景緻。詩中「鬆三千年鐵作膚,石亦蒼寒太古色」等句,以誇張的手法讚美了松石的古老與堅韌。後文通過「東山月」、「赤壁」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結尾處提到「前輩風流今復聞」,表達了對前人風流韻事的懷念,以及對自然美景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歷史的深刻感悟。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