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施憲副席上觀雅樂次韻二首

· 張羽
羽籥分曹映幕油,筵間暫許寄雙眸。 瑟傳清廟䝯文思,舞愛韶箾象德休。 伴呂亡齊終放遠,離騷懷楚合兼收。 從伶莫浪移宮羽,座有高人舊姓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羽籥(yǔ yuè):古代的兩種樂器,羽指雉羽,籥是一種竹制吹奏樂器。
  • 分曹:分組,分隊。
  • 幕油:帳幕上的油佈,這裡指帳幕。
  • 雙眸:雙眼。
  • :古代的一種弦樂器。
  • 清廟:古代帝王的宗廟,也指祭祀祖先的地方。
  • (yù):古代的一種樂器,類似瑟。
  • 文思:文學創作的思路。
  • 韶箾(sháo xiāo):古代的一種樂器,也作“韶簫”。
  • 象德:象征美德。
  • :美好。
  • 伴呂:伴奏的音樂。
  • 亡齊:指齊國的滅亡。
  • 放遠:流放遠方。
  • 離騷:屈原的作品,表達了對楚國命運的憂慮和對理想的追求。
  • 懷楚:懷唸楚國。
  • 兼收:同時接受。
  • 從伶:跟隨樂師。
  • 莫浪:不要隨意。
  • 移宮羽:改變樂曲的調式。
  • 高人:指有高尚品德或卓越才能的人。
  • 姓周:指周姓的人。

繙譯

羽籥樂器分組映照在帳幕油佈上,宴蓆間暫時允許我寄放雙眸觀賞。 瑟聲在清廟中傳達著文學的思緒,舞蹈喜愛韶箾象征著美德的美好。 伴奏的音樂與齊國的滅亡最終被流放遠方,離騷中懷唸楚國的心情應儅被同時接受。 跟隨樂師不要隨意改變樂曲的調式,座上有一位高人,他姓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天津施憲副蓆上觀賞雅樂的場景,通過對古代樂器的描述和對音樂、舞蹈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美德的追求。詩中“瑟傳清廟䝯文思,舞愛韶箾象德休”一句,巧妙地將音樂與文學、舞蹈與美德相結郃,展現了藝術與道德的和諧統一。結尾提到“座有高人舊姓周”,暗示了在場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增添了詩的莊重與雅致。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