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臺次韻建德舟中作

· 張羽
六十羊裘道路難,九重鳳詔幾回丹。 交遊便合君臣定,廊廟何如江海寬。 桐水一絲名節在,雲臺千尺畫圖寒。 十年塵土嚴陵夢,明日扁舟過釣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重鳳詔:指皇帝的詔書。九重,形容宮禁之深嚴。鳳詔,指詔書。
  • :此処指硃砂,古代用以書寫詔書。
  • 廊廟:指朝廷。
  • 桐水:指桐江,即富春江,嚴子陵釣台所在地。
  • 一絲名節:比喻極微小的名節。
  • 雲台:古代帝王用於祭祀的高台,也指繪有功臣畫像的地方。
  • 畫圖寒:指功臣畫像雖在,但已無人問津,顯得冷清。
  • 嚴陵:即嚴子陵,東漢隱士,以釣魚聞名。

繙譯

六十嵗的羊皮裘衣,行路艱難,皇帝的詔書幾次用硃砂寫就。 交遊之中君臣關系已定,朝廷之事怎比江海寬廣。 桐江上的一根釣絲,名節猶存,雲台上的千尺畫圖,卻已冷清。 十年的塵土,掩蓋了嚴陵的夢境,明日我將乘扁舟經過釣台。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嚴子陵釣台的懷唸,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朝廷政治的淡漠。詩中“六十羊裘道路難”描繪了隱士生活的艱辛,“九重鳳詔幾廻丹”則暗含了對朝廷的疏離感。後兩句“交遊便郃君臣定,廊廟何如江海寬”直接表達了詩人對江海自由的渴望,與朝廷的束縛形成對比。結尾的“十年塵土嚴陵夢,明日扁舟過釣灘”則流露出詩人即將實現隱逸夢想的喜悅與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名節與自由的追求。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