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蓬萊山送王舍人赴謫
縹緲蓬萊山,乃在渤海東。黃金以爲闕,白玉以爲宮。
仙人可望不可至,渤海冥濛天地中。海風引船卻復去,珍禽玉樹紛何窮。
秦皇何處鞭石來,欲過東海觀蓬萊。徐市一往不復返,大藥長生何有哉。
漢武亦禱萬里沙,方士羽客列如麻。泰山樑父竟封禪,矯首青天惟紫霞。
飛仙窟宅雲在此,往來霧蓋雲旗裏。右揮若木左扶桑,波濤洶涌三萬裏。
豫章王生真歲星,綠髮赭顏雙眼青。曾是玉皇香案吏,朝夕侍從趨彤庭。
九枝燈前王母宴,誤持金醴傾銀瓶。玉皇一笑羣真怒,竟麾羽翿乘雲軿。
王生自昔有異骨,豈合燕雀同飄零。謫居猶是蓬萊島,九點齊州連杳冥。
玉皇恩深再稽首,歲許絳節朝宸扃。笑翻東海挹北斗,拜祝玉皇千萬齡。
斯時我或騎騄駬,翱翔雲中瞻玉幾。相逢把袂問蓬萊,何當贈我金鵝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
- 蓬萊山:古代傳說中的仙山,位於東海之中。
- 渤海:中國東北部的一個海域。
- 闕:古代宮殿、祠廟和陵墓前的高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臺,臺上起樓觀。
- 玉樹:傳說中的仙樹。
- 徐市:即徐福,秦朝方士,傳說中曾帶領童男童女出海尋找仙藥。
- 萬里沙:指遙遠的地方。
- 方士:古代指從事求仙、煉丹等活動的人。
- 羽客:指仙人。
- 梁父:古代山名,位於今山東省。
- 封禪: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儀式。
- 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木。
- 扶桑:古代神話中的樹木,也指日本。
- 騄駬(lù ěr):古代傳說中的駿馬。
- 絳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紅色符節。
- 宸扃(chén jiōng):帝王的宮門。
- 金鵝蕊:傳說中的仙藥。
翻譯
隱約可見的蓬萊仙山,位於東方的渤海之中。宮殿以黃金爲頂,白玉爲牆。仙人雖可見卻難以到達,渤海在天地間顯得朦朧。海風引導船隻卻又使其返回,珍禽和玉樹的景象無窮無盡。秦始皇在哪裏驅使石頭前來,想要穿越東海觀賞蓬萊。徐福一去不復返,所謂的長生不老藥究竟何在?漢武帝也曾祈禱於遙遠之地,方士和仙人衆多如麻。泰山和梁父山最終舉行了封禪儀式,擡頭望向青天,只見紫霞。飛仙的居所云霧繚繞,往來於霧蓋和雲旗之間。右手揮動若木,左手扶持扶桑,波濤洶涌三萬裏。豫章的王生真是歲星,綠髮紅顏,雙眼清澈。他曾是玉皇大帝香案的侍從,早晚隨侍於宮廷。在九枝燈前的王母宴會上,誤拿了金酒杯傾倒銀瓶。玉皇大帝一笑,羣仙憤怒,最終揮動羽扇乘雲而去。王生自幼有異骨,豈能與燕雀一同飄零。被貶居仍是蓬萊島,九州連綿至遙遠。玉皇恩深,再次叩首,歲許持絳節朝見帝王。笑翻東海,挹取北斗,拜祝玉皇千萬歲。那時我或許騎着騄駬,翱翔雲中,瞻望玉幾。相逢時攜手問蓬萊,何時贈我金鵝蕊。
賞析
這首詩以浪漫的筆觸描繪了蓬萊仙山的神祕與美麗,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元素,展現了仙境的瑰麗與超凡。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古代神話和傳說,如秦始皇、徐福、漢武帝等歷史人物的典故,以及蓬萊、玉樹、若木、扶桑等神話中的元素,構建了一個宏大而神祕的仙境世界。通過對仙境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長生不老、超脫塵世的嚮往,同時也反映了古代人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詩句流暢,意境深遠,充滿了濃厚的神話色彩和浪漫主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