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同社中諸公粵江上修褉

風光駘蕩屬芳晨,羽爵臨流引玉津。 粵社豈殊伊洛飲,晉賢只數會稽人。 浥煙林竹偏宜曉,濯雨江蘭正及春。 況是鶯聲供客醉,太平欣賞野情新。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巳:農曆三月初三,古代節日,有修禊的習俗。
  • 社中諸公:指詩人的朋友們。
  • 粵江:指廣東的江河。
  • 修褉:古代的一種風俗,指在河邊洗滌以祛除不祥。
  • 駘蕩:形容景色宜人。
  • 羽爵:古代的一種酒器。
  • 玉津:指清澈的河水。
  • 粵社:指廣東的文人團體。
  • 伊洛飲:指古代文人在伊洛河邊的聚會。
  • 晉賢:指晉代的文人。
  • 會稽人:指會稽(今浙江紹興)的文人。
  • 浥煙:溼潤的煙霧。
  • 濯雨:被雨水洗滌。
  • 江蘭:江邊的蘭花。
  • 鶯聲:黃鶯的叫聲。
  • 太平欣賞:指在太平盛世中欣賞美景。
  • 野情:指田園生活的情趣。

翻譯

春光宜人的早晨,我們在粵江邊舉行修禊儀式,手持羽爵,臨流而飲,河水清澈。 廣東的文人團體與伊洛河邊的聚會並無不同,晉代的文人中,會稽的文人最爲著名。 溼潤的煙霧中,林間的竹子在清晨顯得格外宜人,被雨水洗滌的江邊蘭花正值春天。 更何況有黃鶯的叫聲助興,我們在太平盛世中欣賞美景,田園生活的情趣更加新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們在上巳節時在粵江邊修禊的情景。詩中通過「風光駘蕩屬芳晨」和「羽爵臨流引玉津」描繪了春日的宜人和清澈的河水,展現了節日的祥和氛圍。隨後,詩人提到「粵社豈殊伊洛飲」和「晉賢只數會稽人」,表達了對文人團體的自豪和對晉代文人的敬仰。結尾的「況是鶯聲供客醉,太平欣賞野情新」則抒發了詩人在太平盛世中享受田園生活的愉悅心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上巳節詩。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