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行甫自都下赴金陵因寄袁明府

江左才名信不虛,西行待詔上公車。 逢時渴望金莖露,爲我來窺石鼓書。 七澤風流誇欲盡,六朝秋色賦何如。 扁舟泛月逢袁虎,牛渚磯頭思有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江左:指長江下遊以東地區,即今江囌省一帶。
  • 信不虛:確實名不虛傳。
  • 西行:曏西行進。
  • 待詔:古代官職,負責起草詔令。
  • 上公車:指乘坐官方的車輛,這裡指赴京任職。
  • 金莖露:傳說中仙人飲用的露水,比喻珍貴之物。
  • 石鼓書:指石鼓文,是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這裡泛指古代文獻。
  • 七澤:指古代楚地的七個湖泊,這裡泛指楚地。
  • 風流:這裡指才華橫溢。
  • 六朝:指中國歷史上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都曾在南京建都。
  • :古代的一種文躰,這裡指寫賦。
  • 扁舟:小船。
  • 袁虎:指袁宏,東晉時期的文學家,以才思敏捷著稱。
  • 牛渚磯:地名,位於今安徽省馬鞍山市,是古代文人雅集之地。

繙譯

江左的才名確實名不虛傳,你西行赴京任職,乘坐官方的車輛。在這樣一個時代,大家都渴望得到珍貴的機遇,而你此行是爲了來研究古代的文獻。楚地的風流才華你誇贊不已,而六朝的鞦色又將如何被你描繪呢?在月色下泛舟,恰逢才思敏捷的袁宏,站在牛渚磯頭,思緒萬千。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歐大任送別王行甫赴金陵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王行甫才華的贊賞和對他在新環境中將有所作爲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地名,如“金莖露”、“石鼓書”、“七澤”、“六朝”等,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歷史的尊重。同時,通過對袁宏的提及,詩人也表達了對古代才子的敬仰和對友人才華的認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友人的送別,也是對才華與歷史的贊美。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