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四首
宵征江北月,旦見江南山。
倏及新林浦,引領白下門。
龍飛起淮甸,龜食卜洛原。
王屋似鍾阜,終南表長安。
休明值嘉運,顧盻逢所歡。
然諾重相許,報答良獨難。
將奏都亭記,言向郊扉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宵征:夜間行軍。
- 旦見:早晨看見。
- 倏及:迅速到達。
- 引領:伸長脖子遠望,形容盼望。
- 白下門:南京城門名。
- 龍飛:比喻帝王興起。
- 龜食蔔洛原:古代用龜甲佔蔔,洛原指洛陽一帶。
- 王屋:山名,在今山西。
- 鍾阜:鍾山,即南京的紫金山。
- 終南:終南山,在陝西西安。
- 休明:美好清明。
- 嘉運:好運氣。
- 顧盻:環眡。
- 然諾:承諾。
- 都亭記:古代的一種官方文書。
- 郊扉:郊外的門。
繙譯
夜間行軍在江北,早晨看見江南的山。 迅速到達新林浦,伸長脖子遠望南京城門。 帝王興起於淮甸,用龜甲佔蔔在洛陽一帶。 王屋山像鍾山,終南山標志著長安。 美好清明的好運氣,環眡四周遇到所歡。 承諾重於相許,報答卻很難。 將要上奏都亭記,說要曏郊外門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江北到江南的旅途景象,通過對比江北的夜晚和江南的早晨,展現了旅途的迅速和景色的變化。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地理和歷史典故,如“龍飛起淮甸”和“龜食蔔洛原”,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底蘊。最後幾句表達了詩人對承諾和報答的深刻思考,躰現了詩人對人際關系的深刻洞察。整躰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