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尉氏登阮籍嘯臺

朝登古臺上,迢遞望大河。 北倚菟氏城,獨流揚洪波。 臺下荒荊榛,蒙蘢帶嵯峨。 阮公昔長嘯,悲風起藤蘿。 白眼視世人,禮法亦已苛。 婚媾曾謝卻,沉湎惟微酡。 笑彼當塗子,負乘何其多。 貂冠導華簪,佩玉垂纖羅。 丹組綰銀黃,列侍二八娥。 少年矜得意,蜉蝣將如何。 不見蘇門人,鸞聲在山阿。 俶儻詠我懷,齊軌寧蹉跎。 任放竹林遊,徘徊蓬池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尉氏:地名,今河南省尉氏縣。
  • 阮籍: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思想家,竹林七賢之一。
  • 嘯臺:阮籍曾在此長嘯抒懷的高臺。
  • 菟氏城:地名,今河南省尉氏縣附近。
  • 蒙蘢:草木茂盛的樣子。
  • 嵯峨:山勢高峻。
  • 微酡:微醉。
  • 當塗子:指當權者。
  • 貂冠:貂皮製成的帽子,指高官。
  • 華簪:華麗的簪子,指高官。
  • 丹組:紅色的絲帶,指官服。
  • 二八娥:指十六歲的美女。
  • 蘇門人:指阮籍在蘇門山遇到的隱士。
  • 俶儻:灑脫不羈。
  • 齊軌:並駕齊驅。
  • 蹉跎:虛度光陰。
  • 竹林遊:指阮籍等竹林七賢的遊宴活動。
  • 蓬池:地名,今河南省尉氏縣附近。

翻譯

早晨登上古老的嘯臺,遠遠地望着大河。北面靠着菟氏城,獨自流淌的河水揚起洪波。臺下荒草叢生,草木茂盛帶着山勢的高峻。阮公昔日在此長嘯,悲風從藤蘿間吹起。他用白眼看世人,認爲禮法也太過苛刻。他曾拒絕婚事,沉湎於微醉之中。嘲笑那些當權者,他們負重太多。他們戴着貂皮帽子,插着華麗的簪子,佩着玉石,穿着細羅。紅色的絲帶繫着銀黃,身邊侍立着十六歲的美女。少年時自以爲得意,但他們的生命如同蜉蝣般短暫。不見蘇門山的隱士,鸞鳥的鳴聲在山間迴盪。我灑脫地吟詠我的情懷,寧願並駕齊驅也不願虛度光陰。任性地在竹林中游玩,徘徊在蓬池邊歌唱。

賞析

這首詩通過登臨阮籍嘯臺的所見所感,表達了對阮籍高潔品格的敬仰和對世俗權貴的鄙視。詩中描繪了嘯臺的荒涼景象,以及阮籍在此長嘯的悲壯情景,體現了詩人對阮籍超脫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的共鳴。同時,詩人通過對當權者的諷刺,表達了對權貴生活的批判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登臨懷古之作。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