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廉訪赴蜀右轄

總憲霜臺荷主恩,諸生衿佩日趨門。 擁騶南出逢新命,賜履西行奉大藩。 益部早占星使入,蜀都今更講堂存。 偉長中論容臺禮,二府名推四嶽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總憲:指總督,古代高級行政官員。
  • 霜臺:指朝廷,因古代朝廷多建在高臺上,且常有霜雪,故稱。
  • 荷主恩:承受皇帝的恩寵。
  • 諸生:指學生或門徒。
  • 衿佩:指學生的服飾,衿爲衣襟,佩爲佩飾。
  • 趨門:指前往拜見。
  • 擁騶:指隨從衆多。
  • 新命:指新的任命。
  • 賜履:指皇帝賜予的鞋子,象徵權力和地位。
  • 大藩:指重要的藩鎮。
  • 益部:指益州,古代地名,今四川一帶。
  • 星使:指皇帝的使者。
  • 蜀都:指成都,古代蜀國的都城。
  • 講堂:指講學的場所。
  • 偉長:指徐廉訪,即詩中的徐姓官員。
  • 中論:指中庸之道,儒家的一種哲學思想。
  • 容臺:指朝廷。
  • 二府:指中央政府的兩個重要部門。
  • 四嶽:指四方的重要官員。

翻譯

總督在朝廷承受皇帝的恩寵,學生們日日穿着整齊的服飾前來拜見。隨從衆多地南下,遇到了新的任命,穿着皇帝賜予的鞋子,前往西邊的重要藩鎮。益州早已迎接了皇帝的使者,成都的講學場所至今仍然保存。徐廉訪以中庸之道在朝廷中受到尊敬,他的名聲在中央政府的兩個重要部門中被推崇,四方的重要官員都對他表示尊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徐廉訪受命赴蜀的盛況,通過「總憲霜臺荷主恩」、「諸生衿佩日趨門」等句,展現了徐廉訪的崇高地位和學生們的敬仰。詩中「擁騶南出逢新命,賜履西行奉大藩」一句,運用典故和象徵手法,形象地表達了徐廉訪的新任命和重要使命。結尾的「偉長中論容臺禮,二府名推四嶽尊」則總結了徐廉訪的品德和聲望,體現了詩人對他的高度評價。整體上,這首詩語言莊重,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古詩詞的韻味和魅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