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吳叔承歙硯歌

竹西尺素使者還,錦囊什襲款我關。 忽割紫雲落書幾,已看青玉臨屏山。 歙西龍尾深溪石,黼形縠理秋空碧。 曾是嵐蒸露浥來,尚澄波盪星涵色。 記得銘題汴宋時,玉堂學士臣蘇軾。 君今此硯羅紋光,拂拭猶似風字長。 泗濱浮磬詎儔輩,藍田尺璧差等量。 青州紅線銅雀瓦,吾家端巖羞雁行。 金昆得此視眉子,陶泓毛穎歡一堂。 故人清班扈丹陛,八千里外懷迢遞。 磨鉛謂可箋蟲魚,涴壁未能成篆隸。 何以報之永綢繆,茅齋四顧惟蘿薜。 迂我已謝子墨卿,寄君欲寫華嚴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尺素:古代書寫用的長條形白絹。
  • 錦囊:用錦製成的袋子,常用來裝珍貴的物品。
  • 什襲:重重包裹,表示珍重。
  • :敲打,這裏指送來。
  • 紫雲:比喻珍貴的硯臺。
  • 屏山:屏風上的山景。
  • 歙西:歙縣西部,歙縣位於安徽省黃山市。
  • 龍尾:硯臺的一種,以其形狀似龍尾而得名。
  • 黼形縠理:硯臺上的花紋,黼形指古代禮服上的花紋,縠理指縐紗的紋理。
  • 嵐蒸露浥:山間的霧氣和露水。
  • 汴宋:指北宋時期的汴京(今河南開封)。
  • 玉堂學士:指蘇軾,蘇軾曾任翰林學士。
  • 羅紋光:硯臺上的紋理光澤。
  • 泗濱浮磬:泗水邊的石磬,比喻珍貴的石材。
  • 藍田尺璧:藍田產的美玉,比喻珍貴。
  • 青州紅線:青州產的紅絲硯。
  • 銅雀瓦:銅雀臺的瓦片,古代名硯之一。
  • 端巖:端硯的石材。
  • 羞雁行:羞於與雁行相比,表示自謙。
  • 金昆:指吳叔承,詩中的「君」。
  • 陶泓:硯臺的別稱。
  • 毛穎:毛筆的別稱。
  • 清班:清貴的官職。
  • 扈丹陛:隨侍在皇帝身邊。
  • 磨鉛:磨墨。
  • 箋蟲魚:指書寫。
  • 涴壁:在牆上塗抹。
  • 篆隸:篆書和隸書,古代的兩種書體。
  • 永綢繆:長久地纏綿。
  • 蘿薜:藤蘿和薜荔,指隱居的環境。
  • 子墨卿:指文房四寶。
  • 華嚴偈:佛教《華嚴經》中的偈頌。

翻譯

竹西的尺素使者歸還,錦囊重重包裹送我關。 忽然割下紫雲落在書桌上,已看到青玉般的硯臺映在屏風上。 歙縣西部的龍尾深溪石,硯臺上的花紋如秋空碧。 曾是山間霧氣和露水滋潤,尚有波光盪漾星光色。 記得銘文題在汴宋時,玉堂學士蘇軾所刻。 君今此硯羅紋光,拂拭猶似風字長。 泗濱浮磬豈能比,藍田尺璧差等量。 青州紅線銅雀瓦,吾家端巖羞雁行。 金昆得此視眉子,陶泓毛穎歡一堂。 故人清班扈丹陛,八千里外懷迢遞。 磨鉛謂可箋蟲魚,涴壁未能成篆隸。 何以報之永綢繆,茅齋四顧惟蘿薜。 迂我已謝子墨卿,寄君欲寫華嚴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收到友人吳叔承贈送的歙硯時的喜悅與感慨。詩中通過對硯臺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其珍貴與美麗,如「紫雲落書幾」、「青玉臨屏山」等句,形象生動。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如「何以報之永綢繆」、「茅齋四顧惟蘿薜」等句,情感真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對文房雅物的珍視和對友情的珍重。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