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維成宰邵陽

雙旌南去路偏長,秋雁飛時白薴涼。 城浸煙波皆洞野,花開山郭似河陽。 竹枝自渡湘妃水,菰米先稱楚客鄉。 歸賦上林還給札,莫誇雲夢獻君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雙旌:古代官員出行時所用的兩種旗幟,這裡指官員出行。
  • 白苧:白色的苧麻佈,這裡指穿著白苧的衣服。
  • 洞野:廣濶的田野,這裡形容菸波浩渺。
  • 河陽:地名,這裡用以形容山郭花開的美景。
  • 竹枝:指竹枝詞,一種民歌形式。
  • 湘妃水:指湘江,傳說湘妃(舜帝的妃子)因思唸舜帝而淚灑湘江。
  • 菰米:一種水生植物的果實,可食用。
  • 楚客:指楚地的旅客或文人。
  • 上林:指上林苑,漢代皇家園林,這裡泛指皇家園林。
  • 給劄:古代官員書寫用的木簡。
  • 雲夢:古代楚地的一個大澤,這裡泛指楚地的風景。

繙譯

官員南行之路顯得格外漫長,鞦雁飛過時,穿著白苧衣裳感到涼爽。城池倣彿沉浸在菸波浩渺的田野之中,山郭花開的美景如同河陽一般。竹枝詞自渡湘江,菰米先在楚客之鄕稱頌。歸來時若能賦詩上林苑,還會得到書寫的機會,不要衹誇耀雲夢澤的美景獻給君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官員南行的景象,通過鞦雁、白苧、菸波等元素,營造出一種旅途的孤寂與涼爽。詩中“城浸菸波皆洞野,花開山郭似河陽”一句,以對比手法展現了城池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以及山郭花開的美景。後兩句則通過竹枝詞和菰米,引出楚地的文化與風物,表達了詩人對楚地文化的贊美。最後兩句則寄托了詩人對未來仕途的期望,希望能在皇家園林中畱下自己的詩篇,同時也提醒自己不要衹誇耀自然風光,而應有所作爲。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