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方員外

聞君郎署罷官貧,十口樵川過幾春。 雞犬相隨憐避地,江山無恙待歸人。 天邊高枕青萍在,海內雄辭白髮新。 客有感恩稱邑子,羞將名姓問荊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員外:古代官職名,指正員以外的官員。
  • 郎署:古代官署名,指郎官的辦公地點。
  • 樵川: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偏遠地區。
  • 避地:指爲了躲避戰亂或政治迫害而遷居他處。
  • 青萍:古代寶劍名,這裏比喻志士的抱負或才能。
  • 海內:指國內或天下。
  • 邑子:指同鄉或同邑的人。
  • 荊榛:指叢生的雜草,比喻困境或艱難的環境。

翻譯

聽說你這位員外從官署離職後生活貧困,一家十口人在樵川已經度過了幾個春天。你帶着雞犬,因憐惜而避居他鄉,江山依舊,等待着歸來的你。天邊的高枕上,你的青萍寶劍依舊在,海內你的雄辯之辭卻已添新白髮。作爲你的同鄉,我感恩於你,羞於提及自己的名字,只願在荊榛叢中默默無聞。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友人方員外離職後的生活境遇的深切關懷和敬意。詩中,「聞君郎署罷官貧」直接點明瞭方員外的現狀,而「十口樵川過幾春」則進一步描繪了其家庭的困境。後句通過「雞犬相隨」和「江山無恙」的對比,展現了方員外雖處逆境卻依然保持的堅韌和樂觀。結尾的「羞將名姓問荊榛」則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敬重和自謙,不願以自己的微名打擾友人的清靜,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友人高尚品質的認同和讚揚。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