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奉國將軍奉敕旌孝伯融與焉紀贈一首

將軍忠孝自天成,令子猶脩奕世名。 相以象賢殷大戊,家傳爲善漢東平。 千秋帶礪河山在,五色絲綸日月明。 仲舉偏題高士疏,豫章今更表西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瑞昌: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 奉國將軍:明朝的一種爵位,屬於宗室成員。
  • 奉敕:接受皇帝的命令。
  • 旌孝:表彰孝行。
  • 伯融:人名,可能是奉國將軍的兒子或其他親屬。
  • 奕世:累世,世代相傳。
  • 象賢:效法賢人。
  • 殷大戊:商朝的賢君,以德治國。
  • 爲善:行善,做好事。
  • 漢東平:指漢朝的東平王劉蒼,以賢德著稱。
  • 千秋帶礪:比喻江山穩固,如帶子般環繞,如磨刀石般堅硬。
  • 河山:國家的疆土。
  • 五色絲綸:五彩的絲線,比喻皇帝的詔書。
  • 日月明:比喻皇帝的恩澤如日月般普照。
  • 仲舉:人名,可能是當時的官員或文人。
  • 高士疏:高士的奏疏,指有德行的人向皇帝提出的建議或報告。
  • 豫章: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西京:指長安,古時中國的首都之一。

翻譯

將軍的忠孝品質是天生的,他的兒子也繼承了世代相傳的美名。他們效法古代的賢君殷大戊,家族傳統是行善如漢朝的東平王。國家的疆土如帶子般環繞,堅不可摧,皇帝的詔書如五彩絲線,恩澤如日月般普照。仲舉特別題寫高士的奏疏,豫章現在更是表彰了西京的賢德。

賞析

這首詩讚頌了奉國將軍及其家族的忠孝和賢德。通過引用歷史上的賢君和賢王,詩人強調了家族美德的傳承和國家的繁榮穩定。詩中「千秋帶礪河山在,五色絲綸日月明」一句,既描繪了國家的堅固和皇帝的恩澤,也體現了詩人對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忠孝美德的崇高敬意。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