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門作二首

猗彼汶上篁,移植來薊丘。 嶧陽孤生桐,託根河中洲。 何異巖巒姿,一顧蒙恩庥。 風雲幸值遇,七載瞻宸旒。 日趨金馬門,亦點銅龍樓。 霄漢翱以翔,改秩陪京遊。 俶裝辭密親,分鑣盻良儔。 別促思方始,一日誠三秋。 南曹孰雲遠,淺薄固所憂。 豈不戀禁闥,宣力寧易酬。 黽勉就長路,夷猶戒鳴騶。 君其惠前綏,慰我行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猗彼:形容詞,意爲美好。
  • 汶上:地名,今山東省汶上縣。
  • :竹子。
  • 薊丘:地名,今北京市附近。
  • 嶧陽:地名,今山東省鄒城市。
  • 孤生桐:單獨生長的桐樹。
  • 河中洲:黃河中的小島。
  • 巖巒姿:山巒的姿態,比喻高峻。
  • 恩庥:恩惠和庇護。
  • 宸旒:皇帝的冠冕,代指皇帝。
  • 金馬門:漢代宮門名,代指朝廷。
  • 銅龍樓:古代宮殿的樓閣,代指朝廷。
  • 霄漢:天空。
  • 改秩:改變官職。
  • 陪京:指在京城附近任職。
  • 俶裝:整理行裝。
  • 密親:親密的親人。
  • 分鑣:分別騎馬。
  • 盻良儔:期待好的伴侶。
  • 南曹:指南方的地方官職。
  • 禁闥:宮門,代指朝廷。
  • 宣力:盡力。
  • 黽勉:努力。
  • 夷猶:猶豫。
  • 鳴騶:古代官員出行時前導的騎士。
  • 前綏:前行的安全。

繙譯

那美好的汶上竹子,被移植到了薊丘。 嶧陽的孤生桐樹,紥根在黃河中的小島上。 這與山巒的姿態有何不同,一旦被關注就得到了恩惠和庇護。 幸運地遇到了風雲際會,七年來一直仰望著皇帝的冠冕。 每天走進金馬門,也登上銅龍樓。 在天空翺翔,改變官職,陪伴京城的遊歷。 整理行裝告別親密的親人,分別騎馬期待好的伴侶。 離別匆忙,思唸才開始,一日如三鞦。 南方的官職雖遠,但淺薄的能力是我所擔憂的。 怎能不懷唸朝廷,盡力工作豈是易事。 努力踏上長路,猶豫中告誡前導的騎士。 請賜予我前行的安全,安慰我漫長的旅途。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離開京城時的複襍情感。詩中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將竹子和桐樹移植到不同地方,表達了詩人對新環境的適應和對舊地的懷唸。詩人對朝廷的眷戀和對未來工作的憂慮交織在一起,展現了他的內心世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躰現了明代文人的細膩情感和對官場生涯的深刻思考。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