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王敬美轉江西兵憲

遷轉五州防禦使,楚客唯聽棹相將。 隱居欲就廬山遠,不去非無漢署香。 返照入江翻石壁,秋風此日灑衣裳。 揚雄更有河東賦,草奏何人入帝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遷轉:指官員的調動或晉升。
  • 五州:指五個州,具體指哪五個州未詳。
  • 防禦使:古代官職,負責地方的軍事防禦。
  • 楚客:指楚地的客人,這裏可能指詩人自己。
  • :zhào,船槳,這裏指船。
  • 相將:相伴,相隨。
  • 隱居:指隱退居住,不問世事。
  • 廬山:位於江西省,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漢署香:指漢朝官署的香氣,比喻官職的榮耀。
  • 返照:指夕陽的餘暉。
  • 石壁:陡峭的山崖。
  • 草奏:指草擬奏章,即寫給皇帝的文書。
  • 帝鄉:指皇帝的居所,即京城。

翻譯

聽說王敬美被調任爲江西的防禦使, 作爲楚地的客人,我只能聽着船槳聲相伴而行。 我本想隱居遠離廬山, 不離開並非沒有漢朝官署的榮耀。 夕陽的餘暉映照在江面上,石壁倒影搖曳, 秋風今日吹拂着我的衣裳。 揚雄曾有《河東賦》, 草擬奏章的人,又有誰能夠進入帝鄉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王敬美調任江西的感慨,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榮耀的淡漠。詩中通過「遷轉」、「防禦使」等詞語,描繪了友人的新職,而「楚客」、「棹相將」則體現了詩人的孤獨與隨遇而安。後兩句通過對廬山和漢署香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和對官場的不屑。最後兩句以揚雄的《河東賦》爲典,暗含了對友人能夠進入帝鄉的祝願,同時也流露出對自身命運的無奈和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