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間郡

幽州甲士何翩翩,自許黃金召募年。 插羽東翻滄海日,鳴鐃北掃塞垣煙。 路旁小兒能殺馬,河間奼女工數錢。 不見聽雞劉越石,俠客中原空自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北部一帶。
  • 翩翩:形容舉止優雅、風度翩翩的樣子。
  • 黃金召募:指以重金招募勇士。
  • 插羽:古代武士帽子上插的羽毛,象徵武勇。
  • 鳴鐃:敲響鐃鈸,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常用於軍隊的行進和戰鬥。
  • 塞垣:邊塞的城牆。
  • 奼女:美麗的女子。
  • 數錢:計算錢財,這裏可能指女子精於算計。
  • 聽雞:指聽到雞鳴就起牀,形容勤奮。
  • 劉越石:劉琨,字越石,東晉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以勤政著稱。
  • 俠客:行俠仗義的武士。

翻譯

幽州的勇士們多麼風度翩翩,他們正值黃金般的招募年華。 他們頭戴插羽,向東翻越滄海之上的日出,敲響鐃鈸,向北掃除邊塞的煙塵。 路旁的小兒能夠殺死馬匹,河間的美麗女子擅長計算錢財。 卻不見像劉越石那樣聽到雞鳴就起牀的勤奮之人,俠客在中原空自憐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時期幽州勇士的風采和他們的事蹟,通過對比路旁小兒和河間女子的行爲,突出了勇士們的英勇和俠義。詩中「插羽東翻滄海日,鳴鐃北掃塞垣煙」形象地展現了勇士們的壯志和行動,而「不見聽雞劉越石,俠客中原空自憐」則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缺乏勤奮和俠義精神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古代勇士的讚美,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批評和對理想人格的嚮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