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方侍御德新按關西以諫事放還

恩深逐客賦南征,太白蒼蒼匹馬行。 直以孤忠酬聖主,豈將諫草慰平生。 秦臺漢畤悲歌日,隴雪洮雲遺世情。 君自九華支一枕,夜來飛夢入承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逐客:被貶謫的官員。
  • 太白:指太白山,位於陝西省。
  • 孤忠:孤立無援的忠誠。
  • 諫草:指上書諫言的草稿。
  • 秦臺:秦地的樓臺,泛指關中一帶。
  • 漢畤:漢代的祭壇,這裏指古代的遺蹟。
  • 隴雪:隴山的雪,隴山在今甘肅省。
  • 洮雲:洮河上的雲,洮河在甘肅省。
  • 遺世情:超脫世俗的情感。
  • 九華:指九華山,位於安徽省,這裏可能指隱居之地。
  • 承明:古代帝王的宮殿,這裏指朝廷。

翻譯

恩寵深厚,卻如同被貶謫的官員般南行,太白山蒼茫,我獨自騎馬前行。 我以孤立無援的忠誠回報聖明的君主,豈能僅以諫言的草稿來慰藉平生。 在秦地的樓臺和漢代的祭壇上,我悲歌當哭,隴山的雪和洮河的雲,都寄託了我超脫世俗的情感。 你自九華山隱居,只需一張枕蓆,夜來飛夢便能進入朝廷的承明殿。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忠誠與諫言的堅持,以及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嚮往。詩中,「孤忠」與「諫草」形成對比,突顯了詩人對忠誠的執着和對諫言的重視。後兩句通過對秦臺、漢畤、隴雪、洮雲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然物外的情感。結尾的「九華」與「承明」則巧妙地結合了隱居與朝廷,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追求。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