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門再別曾繕部

關前立馬色蒼蒼,抗手還同漢署郎。 雙闕風雲分去路,千山冰雪照離觴。 薊門賦後餘雙鬢,碣石書歸待八行。 別汝相思無遠近,天涯一望九迴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張掖門:古代京城的一個城門名。
  • 抗手:擧手,這裡指揮手告別。
  • 漢署郎:漢朝官署中的郎官,這裡借指曾繕部。
  • 雙闕: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兩邊高台上的樓觀,這裡指京城的景象。
  • 離觴:離別的酒盃。
  • 薊門:古代地名,在今北京西南,這裡指代北京。
  • 碣石:古代地名,在今河北昌黎,這裡泛指遠方。
  • 八行:指書信,古代書信寫在八行紙上。
  • 九廻腸:形容極度憂思。

繙譯

在張掖門前,我們騎在馬上,四周景色蒼茫。我們揮手告別,就像漢朝官署中的郎官一樣。京城的景象和風雲分開了我們的去路,千山的冰雪映照著我們離別的酒盃。在薊門賦詩之後,我衹賸下雙鬢斑白,期待著你的書信歸來。無論遠近,我都會思唸你,天涯海角,我一望無際,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憂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張掖門前與友人告別的深情場景。通過“關前立馬色蒼蒼”和“千山冰雪照離觴”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蒼茫、淒涼的離別氛圍。詩中“抗手還同漢署郎”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敬重,也暗示了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末句“天涯一望九廻腸”則深刻地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無盡思唸和憂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無奈。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