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警蹕(jǐng bì):古代帝王出行時,侍衛在前後吆喝清道,以示尊貴。
- 郊禋(jiāo yīn):古代在郊外進行的一種祭祀儀式。
- 秩祀(zhì sì):按照等級進行的祭祀。
- 犧牲(xī shēng):古代祭祀時宰殺的牲畜。
- 在滌(zài dí):在洗滌,指準備祭祀用的犧牲。
- 邸行(dǐ xíng):指官員的行館或住所。
- 琮璧(cóng bì):古代祭祀用的玉器。
- 升中(shēng zhōng):祭祀時將祭品獻上。
- 燔柴(fán chái):古代祭祀時焚燒的柴火。
- 灌玉(guàn yù):古代祭祀時的一種儀式,將酒灑在玉器上。
- 陟降(zhì jiàng):升降,指神靈的降臨與離去。
- 黃閣(huáng gé):古代宰相處理政務的地方。
- 甘泉(gān quán):指甘甜的泉水,也指美好的地方。
- 楊雄(yáng xióng):西漢時期的文學家,以文才著稱。
翻譯
衆多官員在齋宮外警戒清道,迎接聖主到郊外進行祭祀,儀式莊嚴而崇高。 祭祀用的犧牲被嚴格清洗,官員們的住所裏,玉器準備就緒,等待獻祭。 登上祭壇,彷彿能看見焚燒的柴火,灑酒於玉器,感受神靈的降臨與離去。 聽說黃閣中的禮圖已經奏上,甘泉之地,或許只有老去的楊雄才能自得其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皇帝郊外祭祀的盛大場面,通過豐富的細節展現了祭祀的莊嚴和神聖。詩中運用了許多與祭祀相關的專業術語,如「警蹕」、「郊禋」、「犧牲」等,體現了作者對古代禮儀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時,通過對祭祀場景的細膩描寫,傳達了對神靈的敬畏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結尾提到「甘泉」和「楊雄」,暗示了文人對於理想境界的嚮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