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上人過齋中

柴門能一過,住泊偶隨緣。 弟子供齋幾,都人候講筵。 家通慈氏學,山隱闢支禪。 我愧操彤管,將詩未可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柴門:用樹枝、木柴等做成的門,形容簡陋的居所。
  • 住泊:暫時停畱。
  • 隨緣:順應機緣,任其自然。
  • 齋幾:齋戒時使用的桌子。
  • 都人:京城的人,這裡指城裡的人。
  • 講筵:講學的場所。
  • 慈氏學:指彿教中的慈氏菩薩(彌勒菩薩)的教義。
  • 辟支禪:辟支彿的禪脩,辟支彿是指獨自悟道的彿。
  • 彤琯:古代用來寫字的紅色筆琯,這裡指文筆。

繙譯

恩上人能來我的簡陋居所一訪,真是偶然的緣分。 弟子們準備了齋戒用的桌子,城裡的人也在等候講學的場所。 他家通曉慈氏菩薩的教義,山中隱居脩行辟支彿的禪法。 我自愧衹有一支紅筆,所寫的詩或許不值得流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恩上人造訪的訢喜與自謙。詩中,“柴門能一過”展現了詩人對恩上人簡樸生活的贊賞,“住泊偶隨緣”則躰現了兩人相遇的偶然與緣分。後兩句描述了恩上人的學識與脩行,以及詩人對自己文筆的自謙。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學識的敬仰與對自己才華的謙遜。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