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淮浦(huái pǔ):淮河岸邊。
- 清河:河流名,在今江蘇淮陰縣東。
- 可憐生:甚是,很是。
- 迥(jiǒng):遠。
翻譯
在淮河岸邊的清河停留了三日,北風掀起高高的浪濤,實在讓人無奈。 深水中的魚龍似乎在遠處爭鬥,天空中的星斗在高遠的天際顯得格外明亮。 漫長的夜晚,家鄉的山頻頻進入夢中,不知是誰家的船笛聲音傳來,更增添了幾分愁緒。 我這微末的名聲讓自己感到慚愧嘆息,六月裏帶着家人遠行萬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清河受阻時的情景和感受。詩中通過對風高浪急的河面、深水中似有爭鬥的魚龍、明亮的星斗、夢中的鄉山以及遠處傳來的船笛聲等情景的描寫,烘托出一種孤寂、憂愁的氛圍。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自己微末名聲的慚愧和對萬里行程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將詩人在旅途中的複雜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
嚴嵩的其他作品
- 《 送李若溪僉憲 》 —— [ 明 ] 嚴嵩
- 《 聽琴 》 —— [ 明 ] 嚴嵩
- 《 賜遊小山並金海泛舟至廣寒殿詩八首清虛殿 》 —— [ 明 ] 嚴嵩
- 《 司徒許公宅修瀛洲之會限韻二首 》 —— [ 明 ] 嚴嵩
- 《 正德戊寅正月七日駕自宣府回前期頒賜廷臣服色是日大雪百官迎德勝門外首臣奉觴致辭稱賀即事紀述 》 —— [ 明 ] 嚴嵩
- 《 江館聞雨 》 —— [ 明 ] 嚴嵩
- 《 水南寺諸君子餞予京行即席賦 》 —— [ 明 ] 嚴嵩
- 《 紀賜十二絕賜銀牌子刻平安二字 》 —— [ 明 ] 嚴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