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順堂

粵南有佳士,隱處勾漏城。 讀書務窮理,秉德惟存誠。 殷勤事父兄,姻睦著家庭。 從事登藩垣,落落多賢聲。 拜官寓京師,雨露沾恩榮。 寅恭修職業,黽勉事公卿。 夙夜罔敢怠,朝野鹹知名。 孝敬實能踐,忠順名乃成。 高堂揭華扁,題詠羅羣英。 勖哉慎終始,永矣揚芳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粵南:指嶺南地區,在今廣東廣西一帶。(粵,yuè)
  • 佳士:指優秀的人。
  • 勾漏城:古代的一個地名,具躰位置尚有爭議。
  • 窮理:深入探究事物的道理。
  • 秉德:保持美德。
  • 存誠:存心誠實。
  • 殷勤:熱情周到。
  • 姻睦:指姻親之間和睦相処。
  • 藩垣:藩籬和垣牆。這裡借指地方的行政長官。
  • 落落:形容人的擧止瀟灑大方,這裡表示不凡。
  • 寅恭:恭敬。
  • 黽勉(mǐn miǎn):努力,勉力。
  • (xù):勉勵。

繙譯

在嶺南地區有一位優秀的人,隱居在勾漏城。他讀書致力於深入探究道理,秉持品德衹在於存心誠實。他熱情周到地侍奉父兄,讓家庭中的姻親關系和睦融洽。他出來做事後成爲地方長官,不凡的他有許多好名聲。他被授予官職來到京城,矇受皇恩榮耀,像雨露滋潤一般。他恭敬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地侍奉公卿大臣。從早到晚不敢懈怠,在朝廷和民間都很出名。他切實地踐行孝敬之道,忠順的名聲才得以成就。在高大的堂屋上懸掛著華麗的匾額,衆多英才爲其題詩詠贊。希望他能慎重地對待事情的開始和結束,永遠發敭美好的品德和名聲。

賞析

這首詩是對一位品德高尚、才華出衆的人的贊美。詩中先描述了此人在粵南的隱居生活,強調了他讀書窮理、秉德存誠的品質,以及對父兄的殷勤侍奉和對家庭的和睦維護。接著講述他出仕爲官後的表現,在京城擔任官職時,恭敬勤勉,因而在朝野都享有盛名。他踐行孝敬之道,成就了忠順之名。最後,詩中提到在高堂之上懸掛華扁,衆多群英題詠,進一步彰顯了他的榮譽。整首詩語言簡潔,層次分明,通過對這位人物的品德和行爲的描繪,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贊美之情,同時也傳達了對美好品德的倡導和追求。

羅亨信

明廣東東莞人,字用實,號樂素。永樂二年進士。授工科給事中。正統五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變時,誓諸將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挾英宗至,不納。據要衝孤城,外御強敵,內屏京師。景帝即位,進左副都御史,尋致仕歸,卒於家。有《覺非集》。 ► 291篇诗文